中国女篮在亚洲杯前的备战中安排了六场热身赛,分别与波黑、日本和澳大利亚各进行两场较量。备受关注的内线新秀张子宇在前四场比赛中获得了稳定的出场机会,但在首战澳大利亚时却意外缺席。这场比赛中,中国女篮全程处于被动局面,最终以13分之差落败。令人意外的是,第二场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,主教练宫鲁鸣依然没有将张子宇列入12人名单。这一决定引发了外界猜测:究竟是出于保护年轻球员的考虑,还是为了避免在亚洲杯前过早暴露战术安排?
亚洲杯赛事虽然看似普通,但对宫鲁鸣指导而言却意义重大。从球员选拔到最终成绩,他都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。此前因弃用主力球员李梦的决定,宫鲁鸣就曾引发争议。作为国家队锋线的重要得分点,李梦的缺席对球队攻击力造成显著影响。围绕她离队的各种传闻也反映出国家队管理面临的挑战。任何一支追求卓越的球队都必须首先确保纪律性,这是取得成功的基石。
此外,主力中锋李月汝因WNBA赛事无法及时归队,进一步削弱了球队内线实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张子宇的缺阵迫使宫鲁鸣不得不延长韩旭的出场时间。这一系列人员变动使得中国女篮在备战过程中面临严峻考验,也为即将到来的亚洲杯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。教练组需要在战术调整和新人培养之间找到平衡,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。
澳大利亚女篮在与中国队的比赛中展现出显著优势,其身高、速度及高强度对抗令中国女篮难以适应,导致首战上半场攻防失衡。此次亚洲杯赛事对中国队而言不仅是竞技较量,更是考察球员适应能力与确定最终12人名单的关键机会。此前传闻后卫李媛可能被裁,但从对阵澳大利亚的排兵布阵可见,教练组在控卫人选上存在明显调整:王思雨下半场才登场,或为避免分差扩大;而杨力维担任组织后卫时暴露出失误率高、破紧逼能力不足等问题。若裁撤纯正1号位李媛,恐加剧后卫线隐患。
宫鲁鸣指导面临两难抉择:沿用世界杯原班人马虽可能卫冕亚洲杯,但会被质疑缺乏新意;若彻底启用新人,又可能因磨合不足影响战绩。考虑到这是教练组重组后的首次国际大赛,成绩压力迫使其必须在保守与变革间寻求平衡。因此,对阵澳大利亚时未倾尽主力,既为隐藏战术底牌,也为保护核心球员——例如2米26的张子宇无需在热身赛冒险,其与韩旭组成的双塔体系将是正赛的重要战术储备。
基于上述考量,宫鲁鸣选择承受热身赛连败压力,优先保障张子宇的健康状态,旨在亚洲杯正赛中以完整阵容亮出杀手锏,实现竞技成绩与队伍建设的双重目标。